熱釋光劑量系統是一種用于測量輻射劑量的先進技術,其主要由熱釋光儀、熱釋光脈沖發生器、數字電路板電源盒等組成,另外配套含有熱釋光劑量讀出器、退火爐、熱釋光個人劑量計等設備。這些組件共同協作,實現對輻射劑量的精確測量。其工作原理基于熱釋光現象。當固體材料(如磷光體)受到射線照射后,會吸收并儲存射線能量。在隨后的加熱過程中,這些儲存的能量會以光的形式釋放出來,形成熱釋光。通過測量熱釋光的強度,可以推算出樣品所接受的輻射劑量。
一、設備檢查與準備
主機檢查
確認熱釋光劑量儀主機外觀無損壞,各部件連接緊密。檢查電源線是否完好,插頭無破損,確保能正常接入電源。
查看儀器的顯示屏、按鍵、旋鈕等操作部件是否正常,有無松動或損壞現象,保證操作的順暢性。
加熱裝置檢查
對于配備獨立加熱爐的系統,檢查加熱爐的爐腔是否干凈,無雜物殘留。檢查加熱元件(如加熱絲)是否完好,可通過外觀查看是否有斷裂、變形等情況。
驗證加熱溫度控制系統的準確性,可使用溫度計(如熱電偶溫度計)對加熱爐進行溫度校準測試,確保其能達到設定的加熱溫度范圍,且溫度穩定性符合要求。
測量部件檢查
檢查光探測系統,包括光電倍增管、光導纖維等部件。確保光電倍增管外觀無破損,連接線路正常,光導纖維無折斷或磨損,以保證光信號的準確傳輸和探測。
查看劑量讀出裝置(如計數器、顯示器等)是否正常,是否能正確顯示測量數據,有無數字閃爍異常、顯示不全等問題。
附件檢查
檢查熱釋光探測器(如鋰氟化鋰晶體等)是否完好無損,表面無劃痕、裂縫等缺陷,探測器的數量是否齊全,并做好標記以便區分。
準備好退火爐(如果有單獨的退火設備),檢查其加熱功能、溫度控制和通風系統是否正常,確保能對探測器進行正確的退火處理。
二、材料與試劑準備
退火材料準備
根據探測器的類型和退火要求,準備合適的退火材料。例如,對于某些需要氮氣氛圍退火的探測器,要準備足夠的高純度氮氣,并檢查氮氣供應系統(如氮氣瓶、減壓閥、輸氣管路等)是否完好,無泄漏。
若退火過程中需要使用托盤或容器來放置探測器,應確保其清潔、無污染,并且能夠耐受退火溫度。
測量環境準備
準備好干燥劑,用于保持測量環境的干燥。因為濕度可能會影響探測器的性能和測量結果,可將干燥劑放置在測量室內或與劑量系統相連的管路中。
檢查并準備用于清潔探測器和測量部件的試劑,如無水乙醇等。確保試劑的純度符合要求,并且有足夠的量用于日常的清潔維護工作。
三、環境條件準備
溫度控制
熱釋光劑量系統應在穩定的溫度環境下使用。一般要求室內溫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,避免溫度過高或過低導致儀器性能不穩定或測量誤差增大。理想溫度通常在20-25℃之間,可通過空調等設備來調節和維持室內溫度。
濕度控制
保持室內濕度在較低水平,一般相對濕度不超過60%。可以使用除濕機來降低濕度,防止水分對探測器和電子元件造成損害,影響測量準確性。
電磁干擾防護
選擇遠離大型電氣設備、變壓器、電機等強電磁干擾源的安裝位置。如果無法避免,可采取屏蔽措施,如使用金屬屏蔽罩對劑量系統進行屏蔽,或者將系統安裝在有良好電磁兼容性設計的機房內,以減少外界電磁干擾對測量的影響。
清潔環境保障
確保使用環境清潔,盡量減少灰塵、雜質等污染物。可以使用空氣凈化器來過濾空氣中的顆粒物,同時定期對實驗室或測量場所進行清潔打掃,包括地面、墻壁、桌面等,防止灰塵落在儀器和探測器上。
